一、項目建設背景
近年來,城關區以促進產業增效、貧困戶增收為目標,以推動結構調整和產業化經營為主線,科學制定了城關區k8凯发国际健康產業詳規性總體規劃,圍繞打造「三個示範園、五條特色溝」的發展目標,堅持把大力推進k8凯发国际健康產業發展作為我區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和重大的民生工程來抓。城關區在2014年-2015年期間建成了國際領先、國內一流、海拔最高、生產工藝流程最環保、西藏規模最大的奶牛養殖中心——城關區高標準現代化奶牛繁育中心並投產使用,為下一步建立奶產業奠定了基礎。
二、項目基本情況
嘎巴生態牧場位於拉薩市納金鄉嘎巴村,項目預計總投資2.7億元,佔地面積約280畝,主要建設規模飼養高產奶牛2000頭,建設內容借鑑已建成高標準奶牛養殖中心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進行了優化,達到了「國際一流、全國領先」的養殖水平。
三、項目建設規模
納金鄉嘎巴生態牧場新建包括泌乳牛舍、特需牛舍、綜合牛舍、育成青年牛舍、隔離牛舍、擠奶廳、精料庫、乾草庫、青貯窖、堆糞大棚、集污污水池、儲存池、機械設備庫、綜合用房、配電室、餐廳等以及場區設備。
四、牛場從原有到現在實現四個系統提升和一個優化
該項目在高標準奶牛養殖中心成功經驗基礎上,實現四個系統的提升和一個優化,即:一是全自動帶式飼餵系統的提升,二是牛床墊料再生系統的提升,三是糞肥資源化利用系統的提升,四是牛舍採光及光伏發電系統的提升,五是犢牛島優化。
五、項目進展情況
(一)引進奶牛情況:2017年7月引牛組專門赴青海進行嘎巴生態牧場項目引牛工作,引牛組嚴格按照《動物防疫法》和區外引進奶牛的相關業務部門的文件要求,嚴格按照選牛程序選定已引進的荷斯坦牛、娟姍牛於2018年6月21日轉運至嘎巴生態牧場,剩餘300頭荷斯坦奶牛於6月28日組織人員前往青海引進。
(二)人員配備情況:牛場配備了管理人員、飼養人員等33名工作人員(其中養殖場管理廠長、副廠長各1名、飼養員15名、擠奶廳工作人員6名、產房工作人員3名、飼餵車工作人員2名、獸醫人員4名、廠區電工1名),除養殖場技術人員外其餘工作人員均屬納金鄉嘎巴村本地村名(包括10名建檔立卡貧困戶)。
六、糞肥利用系統提升
糞肥還田利用系統,為實現養殖業廢物高效資源化利用,場區內所產生的有機肥和尿液經無害化處理工藝,與此同時在環境保護系統方面,對所生產污水的儲存上採用了袋式儲存方式,同時,集污池由原來的敞開式提升改造成封閉式,可以減少有害氣體的產生,減輕空氣污染,集污池採取水泥加固防滲硬化,做到防滲污染雙保險,達到畜禽養殖效益和環境保護生態效益的雙贏。以種養結合,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改善土壤中的有機質,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根據《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中在綜合利用與治理一項提出國家鼓勵和支持採取種植和養殖相結合的方式消納利用畜禽養殖廢棄物,促進畜禽糞便、污水等廢棄物就地就近利用。2018年對三個鄉12個點建設糞肥還田工程,提升區域農業生態健康水平,打造有機農田,實現循環經濟。
七、扶貧就業帶動情況
城關區委、區政府始終把建設產業項目作為脫貧攻堅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通過產業項目的建設實現以業脫貧,把穩定解決扶貧對象溫飽、儘快實現脫貧致富作為首要任務,注重增強扶貧對象自我發展能力,以項目帶動解決就業勞動力,增加現金收入,將項目的受益和群眾增收致富奔小康有機捆綁。項目投產後將提供60餘人的就業崗位,優先考慮建檔立卡貧困戶、周邊貧困戶和邊緣貧困戶就業,增加他們的現金收入。納金鄉嘎巴生態牧場所飼養的2000頭奶牛預計將年產原奶7200餘噸,項目產生效益後,將純利潤按5 :3 :2的比例進行利益再分配,將年純利潤的50%用於項目的擴大再生產;年純利潤的30%用於城關區330名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分紅,預計年人均增收1000元;年純利潤的20%作為逐年回收資金,建立城關區扶貧滾動發展基金,用在「十三五」期間由於健康、教育、災害等問題面臨貧困或返貧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救濟上。
上一篇:大昭聖泉實業有限公司
下一篇:西藏淨空實業有限公司